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广东气象罕见提醒,全民动员,共筑巨灾防御的铜墙铁壁

  • 职场
  • 2025-09-22 04:01:16
  • 3

在中国的南疆,广东省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繁荣的经济活动而闻名于世,这片土地上同样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气候挑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广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2023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气象预警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响起——“做好巨灾防御准备”,这一罕见提醒不仅是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全社会科学防灾、全民参与防灾意识的一次深刻动员。

广东气象罕见提醒,全民动员,共筑巨灾防御的铜墙铁壁

广东气候背景与挑战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也使得广东成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地区,近年来,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交替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叠加效应,广东的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强度大、频率高、影响广的特点。

台风:作为影响广东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夏季至秋季,多个台风接踵而至,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与洪涝:受季风影响,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频发,导致江河湖库水位迅速上涨,城市内涝严重,农田受灾面积扩大。

高温热浪:随着全球变暖,广东的高温天数逐年增加,对电力供应、农业生产及公众健康构成巨大压力。

干旱:虽然广东属于湿润地区,但局部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也时有发生,影响水资源供应和农业生产。

巨灾防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面对如此严峻的气候挑战,广东必须未雨绸缪,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全民参与的巨灾防御体系,这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

1、保护生命安全:在巨灾面前,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通过提前预警、科学避险和有效救援,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2、保障经济稳定:极端天气往往对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构建巨灾防御体系,可以减少灾害对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及服务业的破坏,维护经济稳定运行。

3、促进社会和谐:巨灾往往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适应气候变化: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广东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通过巨灾防御体系的构建,提高社会整体的适应能力和韧性。

构建巨灾防御体系的策略与措施

1、完善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预报准确率,利用卫星遥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天气预报的精准化和精细化,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预警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个民众。

2、提升基础设施韧性:加强城市排水系统、防洪堤坝、水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其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在农村地区,推广耐旱作物种植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强电力、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备份和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服务。

3、增强社区防灾能力:社区是防灾减灾的第一线,应加强社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演练,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鼓励社区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防灾减灾设备和物资,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4、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开发基于大数据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防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无人机进行灾情快速评估和监测等。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广东应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气象监测、灾害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区域整体的防灾减灾能力。

全民动员:每个人的责任与行动

巨灾防御不仅仅是政府和专家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只有当每个人都具备防灾减灾的意识并付诸行动时,才能真正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学习防灾知识:通过电视、网络、社区活动等渠道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各类灾害的特点、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

制定家庭应急计划:每个家庭都应制定应急计划,包括紧急联络人、避难所选择、逃生路线等,并定期进行演练。

储备应急物资:家庭应储备一定量的应急物资,如手电筒、备用电池、急救包、干粮和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防灾减灾宣传和演练活动,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和技能水平,在社区中传播防灾知识,形成良好的防灾减灾氛围。

关注气象信息: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生活提示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的影响。

有话要说...